因地制宜,由灰黑色的火山岩石块垒砌,没有勾缝,海口市秀英区石山镇建新村的三座五层高的魁星塔,或拙朴厚重,或细长耸立,或为绿植所掩盖,别离坐落儒洪、美玉、儒符这三个自然村的北边或东北方向。魁星,也称奎星,是北斗七星中前四星的总称,为我国民间崇奉中主文运的神祇,“一举夺冠”“文章魁首”等成语都与之相关。海南风俗专家蒙乐生实地踏访后以为,一个行政村有这么多的魁星塔,可见当地自古以来对文明、教育十分重视。

  儒洪村北边的魁星塔最为粗暴,层级清楚,每层还留出能够侧身行走的空间,爬上顶层,能够近距离看清正面石匾上楷体的“魁星”二字,反面的石匾有“云梯塔”和“文光射斗”七字,也是楷体,忍不住想起初唐四杰之一王勃《滕王阁序》的“龙光射斗牛之墟”一句。可是没看到该塔制作的时代信息。

  美玉村东北方向荒地中站立的魁星塔,比较笔挺细长,远远便可望见,但为挺拔过人的茅草和丛生的荆棘所盘绕,乡民持刀开道后,咱们方可来到塔前,只见基座之上、二层正中有一石龛,内置一彩漆老者神像,石龛外立一长方形石碑,石碑中心自上而下有“魁斗星君”四字,从昂首和落款的小字,可知该塔由当地绅士倡首,建于民国十七年,即1928年。

  来到儒符村之北的魁星塔下,但见整座塔体已被野生的薜荔等绿植所掩盖,好在还能看出一座石塔的形状。考虑到存在安全危险危险,咱们阻止了乡民砍除绿植以显露塔体的方案。需求阐明的是,此儒符非彼儒符,此石塔亦非彼石塔,石山镇的另一个儒符村归北铺村委会统辖,那里的“儒符石塔”是座佛塔,又称“涅槃塔”,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。

  惋惜的是,记者在当地未能找到知晓建新村的这三座石塔更多前史过往的人士,便是石山镇、原琼山县的文献资料,乃至是介绍海南古塔的书本,对它们也只字未提。

  20年前,蒙乐生在寻访海口羊山区域的文明遗存时,就发现了儒洪村的魁星塔,还有邻近马鞍岭火山口以西美贯村的魁星楼。

  “从存留于羊山区域的魁星塔遗址,足见当地人对民间传统文明的爱崇。”蒙乐生说,“有意思的是,石匾上的‘魁’字一般都缺一划,表明有所等待。”

  相传阴历七月初七是魁星的诞辰,蒙乐生还了解到,羊山尤其是石山一带的乡民,曩昔不光在这一天为家里读书的男丁祈福,还在晚上举行为女孩“乞巧”等文娱活动。

  我国的魁星信俗起源于宋代民间对北斗七星的崇拜,将前四星统称为魁星,又称奎星,其间第一星为魁首,以为它们是二十八星宿中操纵文运、考运的天神。明清两代,各地纷繁建起“魁星塔”“魁星阁”“魁星楼”。

  创建于317年前康熙年间的海南琼台书院内,就有一座乾隆年间增建的“奎星楼”,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。海口市秀英区永兴镇美豪村、苍英村和儋州市中和镇也有魁星塔遗址。(陈耿 辑)